• 更新時間113/8/1雲林縣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_v3

失智症衛教文章-從新聞事件看失智老年人的長期照護

隨著醫療水平的提升人均壽命增長,全球失智症的患病率也逐步上升。需要我們及社會民眾的理解,並提供適度的照護幫助才能提昇良善的生活品質。

澳洲新南威爾斯州的居民諾蘭女士(Clare Nowland)於2008年以高空跳傘慶祝她的80歲生日,這個壯舉使她登上了當地媒體的頭條。15年後,諾蘭女士再次成為媒體焦點,但這一次的故事卻截然不同。

諾蘭女士在高空跳傘後的數年,因罹患失智症,入住當地一家專門為失智症患者提供服務的養老機構。今年五月的某天早上,養老院員工發現諾蘭在廚房拿了一把牛排刀,員工試圖說服她交出刀子,但諾蘭置若罔聞,養老院於是報警處理。警局派出兩名員警,他們試圖請諾蘭女士放下手中的牛排刀。然而,由於她難以理解員警的目的,持刀靠近員警。在這危急時刻,其中一名員警使用電擊槍對她實施了兩次電擊,她隨即倒地,頭部撞擊地面。緊急送醫後發現她頭骨破裂,出現嚴重的腦出血,最終送醫不治。

事實上,高齡95歲的諾蘭女士身高157公分、體重只有43公斤,她需要助行器才能行走,她的移動速度極緩慢。在這種情況下,諾蘭女士對其他人並沒有立即的威脅。因此,員警或養老院員工應有較好的方式來處理這個危機。然而,卻以最極端的方式發展,導致相關員警因執法過當而受到停職調查。表面上看,這起意外事故中員警負最大的責任,然而,從筆者的觀點來看,養老機構、機構員工和員警三方都應共同分擔責任。

失智症患者由於疾病導致記憶力減退、判斷力下降、語言功能受損、空間感喪失等認知功能障礙,可能還會出現幻覺、妄想、情緒不穩等精神症狀。事實上,衛生福利部於民國106年開始推動「失智照護計畫」,設立了「失智共同照護中心」,推動失智症相關的訓練課程,包括「民眾識能教育課程」、「醫事人員專業課程」和「照顧服務員課程」。而照顧服務員課程是針對在醫院和機構工作的人員,教導他們如何照顧失智症患者。

以諾蘭女士的故事為例,失智症患者的專注力通常很低,且多數不是出於惡意傷害他人。在這種情況下,可以嘗試用「轉移注意力」的方法,例如:拿出她喜愛的食物,或唱一首她平時喜歡的歌,引導她放下牛排刀。此外,養老機構在日常運作中需要制定良好的安全措施,將危險工具甚至是清潔劑妥善存放在患者難以觸及的地方,以上這些訓練與準備,都可以避免諾蘭女士的意外事件。

最後,當機構通報警局時,是否明確強調事件主角是一位年事高且罹患失智的患者,要求員警更加謹慎處理?如果員警在事發前未受到提醒,且缺乏耐心,只想迅速解決事件,直接使用電擊槍將「不聽話的搗蛋鬼」制伏就可能成為優先選項。根據乳酪效應,只有在每一個環節都做得正確,將危險因子遮蔽起來,事故才能得以避免。如果機構在事發前採取了安全措施,將危險物品妥善收存,機構員工也接受了良好的訓練,知道如何應對危機,到場的員警多一些耐心,那麼這起悲劇可能就不會發生。

綜合上述,諾蘭女士的案例值得我們深思,社會民眾需要正確的認識「失智症」,以理解、愛心、耐心的方式,提供失智症長者照護,才能讓社會更加溫馨、和諧。

資料來源https://ylshb.yunlin.gov.tw/News_Content.aspx?n=13437&s=440324

認識失智症衛教單張

預防失智症宣導單張及影片

失智友善-公車篇宣導單張與影片

失智友善大賣場篇 宣導單張與影片

失智友善大樓保全篇 宣導單張與影片

失智友善早餐店篇 宣導單張與影片

失智友善 宣導單張

認識失智友善社區 宣傳單張